第244章 指点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
御宅房 > 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> 第244章 指点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44章 指点

  三峰岭?

  听到陈建国的话,所有人都豁然开朗。

  曹保义一巴掌拍在脑袋上,咧着嘴笑道,“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!”

  陈善平转过脸看向他,哈哈大笑,“我看你就是小聪明,一遇到大事就犯糊涂。”

  曹保义顿时勃然大怒,“呸,你还有脸说我,你自己怎么没有想到?”

  陈善平傲然一笑,淡然自若地说道,“我有孙子帮忙想,干嘛要自己费脑子?!”

  曹保义哑然无语。

  三峰岭大家都很熟悉,尤其是欧德丰,那里是他的发家之地,

  1958年,当时的民兵团搞大拉练,就是在那里,才9岁的陈建国怂恿他和老钟两个人搞模拟山地对抗演练,结果就是,他们两个都被特招入伍成了干部,就连最开始的山地排也参军入伍各有所用,

  再后来,欧德丰回到小县城训练新的山地连,并成为公安部队的连长,老钟则成了全地委的山地兵总教官,在培养了一批山地战精英之后,又回到小县城,接管了欧德丰训练的山地连,和欧德丰算是一个级别的干部。

  所以这群人中,欧德丰对那里是最了解的,

  就连骑兵连长王光献,也没少带着部队跑去那里,

  对三峰岭这个地方,他们都再熟悉不过,

  如果说有谁不清楚的话,那就还没有去实地看过的徐书记和沈部长。

  陈善平见徐书记满脸好奇,便说道,“三峰岭就是现在地委公安部队直属山地连的驻地,由三座弧形山围成一个圆,山谷里面有五十亩左右的平地,可以作为枪炮厂的工厂,

  在山的外围,是一条地势较高的环形带,与长江大堤平齐,整个环形带面积有八百亩左右,用来跑马肯定够用,

  不过因为八峰岭是石头山,那里地面有很多碎石,如果要改建成马场,就要组织人力,对地面进行清理,并用沙土铺地,否则容易损坏马掌。”

  听完陈善平的介绍,徐书记当即笑道,“总共才八百亩,能费多少功夫,组织几千人,两天时间就能清理完,

  以前我只知道八峰岭是山地连的驻地,还真不知道竟然是这么个宝地,既然如此,那就请山地连换个地方,反正县里又不是只有一座八峰岭,水电站再往南,就有一片柴山,地势险恶,正好给山地连换个环境。”说着便拉动缰绳,“那还等什么,走着啊!”

  话音未落,便一马当先窜了出去,其他人赶紧策马狂奔,在大堤上掀起一股烟尘。

  不一会儿便到了三峰岭,

  徐书记翻身下马,站在大堤上看了看,轻轻点头说道,“挺好、挺好,距离长江大堤还不到一里地,把这段距离填平,就可以将大堤当成公路,方便货车往来。”

  随后看向王光献,“王连长,那片地够不够马场用?”

  王光献当即笑道,“够,肯定够了,这种环形地最适合做马场,回头把地面清理一下,填上沙土,再给枪炮厂留个出入口,其他地方就可以建成马场,来回跑都没问题。”

  曹保义也点着头说道,“里面是枪炮厂,外面是骑兵连,骑兵连就是天然的屏障,而且骑马的声音可以掩盖一点枪炮的动静,这个地方确实合适。”

  徐书记两手一拍,“行,那就暂时把地方定在这里,回头把报告递上去,等地委和省里都同意,咱们就开工改造。”

  说是这么说,他还是牵着马往下走,

  骑兵连还好,但三线建设事关重大,他不可能连里面的真实情况都不看一眼就下决定,

  一行人牵着马往里走,还没走到一半,山上就有人跑了过来,

  欧德丰随便看了一眼,便笑着喊道,“老钟。”

  对面过来的正是老钟和山地连的干部,

  老朋友见面,自然分外热情,

  在他们的带领,徐书记将三峰岭里里外外参观了一遍,

  发现跟陈善平和曹保义说的没有区别,他便坚定决心,地点就定在这里了。

  至于老钟的山地连,在听说要给他们换一个驻地,顿时都开心得不得了,

  三峰岭就这么点大,几年下来,他们早已经将里面的一草一木都摸得清清楚楚,搞对抗赛的时候都提不起兴趣来,早就想着换一个地方折腾,现在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啊,

  当即二话不说,便收拾东西准备搬家,

  反正不管枪炮厂看不看得上这里,他们都不打算在这里窝着了。

  见到老钟这么兴奋,陈建国有点疑惑,“既然你们都把这里摸熟了,怎么不换个地方呢?驻地是驻地,却也不影响你们去其他地方拉练啊?全县那么多山头,哪里不能去?县里的跑完了还有地委,全地委那么多区县,几乎每个县都有几个山头,就算那些地方也有山地连,但可以轮换啊,难道还不够你们折腾的?”

  老钟一听顿时傻眼,轻轻给了自己一个巴掌,

  蠢呐!

  出来的时候是表情凝重,回去的时候是神采飞扬,

  看着骑着马春风得意的徐书记,陈建国有点不解,“徐爷爷,骑兵连和枪炮厂选地,都跟我没关系吧,您把我给拉出来干嘛?”

  从早上到现在,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这么没了,半天时间啊,我能干多少正事!

  就算实在没事可干,在家里写个短篇小说,赚几块零花钱也行啊,

  一个王巧巧,一个陈瑛,一个陈建国,三个小家伙经常找自己打秋风,不多挣点钱,怎么堵他们的嘴。

  听到陈建国的话,徐书记看了他一眼,轻轻拉了一下缰绳,将马速降下来小跑着,随即说道,“选址确实跟你没关系,不过,另外还有一件大事,我想听听你的意见,”

  然后他也不说话,却看向沈部长,“老沈,你来说。”

  “好,”

  沈部长驱着马与陈建国平齐,正色说道,“当前县里的头等大事,还不是选址,而是建国十五周年的庆典活动,因为徐书记工作比较忙,所以就将这几件事合在一起办,找你过来,也是想听听你的意见,

  毕竟你有想法,又见过大世面,说不定会有比较好的点子。”

  陈建国嘴角微抽,“那万一要是没有呢?”

  沈部长嘿嘿一笑,“万一没有,你不是认识省文联的廖副主席吗,也认识省军区文工团的周团长,最多你给他们写封信,请他们指点一下,也是可以的嘛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uzhaifang8.com。御宅房手机版:https://m.yuzhaifang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